一线调研 | 从产品到服务,海上“甜甜圈”保障背后的保险创新和思考

湛江,旧称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2000多年前,湛江市徐闻县三墩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也是中华大陆最前沿、最开放的地区,源源不断的丝绸、黄金与土产从这里出海,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

2000年后,湛江凭借全长1500公里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水产种类,以及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成为渔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湛江实现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为1286.02亿元,渔业总产量128.5万吨,渔业产值290.2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7.99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渔业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保险产品的创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为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加大专属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已累计开发水产养殖保险产品46个,产品库基本覆盖淡水、咸淡水、海水、深海网箱等多种养殖模式。

成本高、风险高、波动大 海洋牧场建设面临三大难题

在广袤的广东省湛江市流沙湾海域上,一个个巨大的“圆圈”漂浮在海面,蓝色的渔船在这些“圆圈”之间穿梭。虽然天空飘着小雨,但是依然有渔船上的渔民冒雨将甲板上的饵料投入围栏中,饵料入海瞬间水面激起无数浪花,体型肥硕的金鲳鱼争先恐后地跃出水面抢食。

深海网箱(海上“甜甜圈”)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袁园 摄

“我们把这些圈圈,也就是重力网箱昵称成为海上‘甜甜圈’,别看这些海上‘甜甜圈’看着不大,其实每个周长都有90米,海下深度也达百米,能养10万尾鱼苗。”海边长大的姑娘梁欣颖在说到这些甜甜圈时,眼中带着少有的温柔和亲切。据其介绍,这些海上“甜甜圈”均具更智能化的疾病监测、精准投喂等管理功能,可以帮助渔民实时监测鱼的生长和健康状态。

2016年,湛江市开始大力推广深海网箱的建设,并主导推动金鲳鱼的规模化养殖。梁欣颖看到机会,决定回乡创业。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看天吃饭的渔业养殖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现代化海洋牧场带动了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面临三大难题,即投资金额高、自然灾害风险高、价格波动大。”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广东省建设海洋牧场的“海上甜甜圈”平均造价约60万元/个,桁架式大型网箱的平均造价更是高达2000万元/座,养殖设备的成本回收期长。一旦发生风险,轻则减收减产,重则全军覆没,损失不可估量。

从小就跟着父辈一起养鱼的梁欣颖对此深有体会。“我家的养殖业就曾在20年前因为暴雨而受到影响。”梁欣颖表示,除了灾害,金鲳鱼还容易发生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随着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广东省政府也注意到了当前渔业养殖面临的挑战和难题。2023年11月,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下称《方案》),并就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保险的保障范围和理赔标准进行优化。根据《方案》,在保险期限内,所在区域由于热带气旋、暴雨、高温、低温寒害(标准),以及疾病、疫病等原因,导致保险牧场水产死亡或损失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所在区域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气象或海洋灾害,可采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保险赔付。此外,《方案》还要求各级财政对相关保障进行补贴。

“保险+服务”模式 为海上“甜甜圈”保驾护航

受过教育、深谙保险逻辑的梁欣颖成为雷州流沙村首个购买海洋牧场保险的养殖户。“政府为每个网箱提供了60%的保费补贴,企业只需支付40%的保费,可获得70%的饲养成本保额。”2023年,梁欣颖为自己的58个重力网箱购买了保险。在她的带动下,流沙村不少养殖大户也购买了保险,使得面临更多风险的深海养殖有了保险保障。

政策性养殖保险的介入为渔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但风险转嫁后,保险从业者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面对这片变幻莫测的海洋,就连专业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也感受到了艰难。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相关人员在交流时坦言:我们在陆地上非常得心应手,但海洋板块是财险的新领域。虽然台风的发生无法避免,但保险公司正努力通过科技赋能,探索降低风险及损失的方法。

以人保财险为例,其建立了“粤农保—粤海保”渔场云养殖平台,实时对海洋牧场水质、水温等养殖环境情况及鱼情监测,实现远程监控、智能饲养、预警提醒、线上理赔等功能。

今年6月,受暴雨和极端天气影响,湛江地区部分养殖企业的渔网附着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及其排泄物、残餐及海藻等。经过数据采集及评估,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投入50万元为养殖企业(户)更换养殖渔网,降低鱼类疾病以及因渔网损坏而逃逸的风险,减损金额达140余万元。

针对海水养殖品种丰富、养殖模式差异大等特点,保险公司还加强了与专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互动,强化现代化海洋牧场风险研究和风险评估工作,持续夯实海洋牧场保险高质量发展基础。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联合瑞士再保险公司成立“大湾区农业保险创新实验室”,联合广东海洋大学成立“大湾区农业保险研究中心”,研发与广东海洋风险特征和现代化海洋牧场主要灾因相契合的灾害损失模型,为海洋巨灾等保险产品开发夯实数据基础。

湛江湾实验室监控大屏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袁园 摄

今年4月份,湛江湾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恒燚一号”在湛江投入使用,并在几个月后成功经受住了超强台风“摩羯”的考验。“保险公司有很多一线的运营数据,包括网箱的损伤、赔付及事故原因分析,其实这些数据对我们智能海洋装备研究来说都非常有用,希望后续能够有这方面的合作。”担任“恒燚一号”总设计师的王宏建议,保险公司把相关数据反馈给研究机构进行改进,共同提升智能海洋装备抵御风险的能力。

积极赔付 湛江海洋牧场今年已预赔付3580.5万元

数据显示,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已累计开发水产养殖保险产品46个,产品类型覆盖淡水、咸淡水、海水、深海网箱等多种养殖模式,包括传统水产品养殖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鱼饲料期货价格保险、海洋碳汇保险、海洋装备财产保险等多元化产品类型。

今年以来,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累计提供海水养殖风险保障5.24亿元,包括为2个大型养殖平台、456个重力式网箱提供养殖和装备财产风险保障,为生蚝养殖提供产量价值和碳汇价值保险保障,为“恒燚一号”深海养殖平台提供研发责任风险保障。

今年的“摩羯”台风就是检测保险机构保险保障和风险减量服务的试金石。2024年台风“摩羯”一日之内强度三级跳,给湛江渔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是,保险的存在给渔民吃了一个定心丸。台风登陆后不久,梁欣颖就收到了保险公司打来的400多万元预赔款,让她能够踏实、迅速地恢复生产。

“保单约定,当测得平均风速达10级,就触发保险责任,公司立即启动海洋牧场紧急预赔绿色通道,及时支付赔款。”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11日,湛江海洋牧场累计接报案15件。其中,在台风第一次登陆后4个小时内,即预赔付“摩羯”台风首笔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款项360万元。

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李旭透露,此次摩羯台风来袭时因为事前准备充分,灾前做实风险减量,灾中不断优化预赔机制,灾后加快保险赔付,大大减少了灾情与损失。截至10月下旬,湛江海洋牧场今年已预赔付3580.5万元。为更好地实施救援,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在湛江雷州流沙岛码头建立广东省首个“蓝色金融”服务网点——“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服务驿站”,下水保险行业首艘现代化海洋牧场专属服务工船,实现服务1小时快速响应。出动海洋牧场防灾救灾人员230人次,无人机5架次。

渔业保险虽然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但仍存在诸多难题。有业内人士撰文指出,经测算,农业保险深度达1.35%,而渔业保险深度约为0.04%,仅为农业保险深度的3%左右,相较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近十分之一而言,渔业保险覆盖面低,且与产业发展规模极不协调。

此外,区域发展程度不均衡,政策层面支持力度不够,财政政策支持不到位;风险数据积累少,创新险种定价困难,保险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承保验标和查勘定损理赔难度大等也是制约当前渔业发展的难题,但这些也是鼓励和促使保险从业者积极探索的动力。“我们也在加强研究利用渔探仪、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技术装备,去提升服务质效和风控水平。”人保财险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